学院:地理与生物信息学院 姓名:熊慧娴 学号:B12090610
今天下午我很荣幸有机会参加了江苏省生态环境控制中心何春银主任主讲的南京邮电大学“紫金大讲堂”――企业家讲座,何春银主任是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控“1831”系统负责人,同时还是中国大数据专家委员会和中国信息协会大数据分会理事,还被评为“2013年度中国杰出CIO”。何春银主任给我们演讲的题目是“1831――信息化与生态文明的有机融合”,今天仅在短短的两个小时里我便从何春银主任的演讲中学习到了很多知识,同时我个人还对“1831系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首先,何春银主任指出了目前我们在环保问题中存在的困惑――信息不共享。由此引出了“1831系统”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何主任还通过胡锦涛总书记和张德江委员长对“1831”系统的高度评价让我们了解了这一系统的先进性,胡锦涛总书记更是给出了:“1831系统不仅在中国处于领先地位,更是在世界闻名”这样的高度评价。
从何春银主任的介绍中我总结出了“1831”系统的三大特点:高度共享、实时性强、数据唯一可信。何主任还告诉我们,实际上,“1831” 系统是江苏智慧环保的核心,它能采用国际最先进的物联网传感器、最高速安全的专用网络、最先进的信息分析处理技术,实现实时感知4万亿经济总量下10.26万平方公里江苏省生态环境系统安全与健康的程度,并将人类社会与环境业务系统进行整合,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实现环境管理和决策的“智慧化”,是江苏贯彻科学发展观,实施生态文明工程的重要成果。
同时,何春银主任还以江苏部分地区焚烧秸秆情况的实施监测和太湖蓝藻爆发为例向我们展示了“1831”系统的高度数据共享,实时监测的先进性。何主任还为我们解释了“1831”名字的意义:“1831”是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的简称。“1”就是建设一个全省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控平台;“8”就是集成饮用水水源地、流域水环境、大气环境、重点污染源、机动车尾气、辐射环境、危险废物、应急风险源8个子监控系统;“3”就是组建省、市、县三级生态环境监控中心;“1”就是一套数据管理,实现对全省生态环境的现代化监管。
最后,何春银主任以“文明”二字的意义结题了,何主任说:“所谓文明,“文”指传承、看得见、“明”指日月为明,所以“文明”就是指看得见的、能够共享的一切事物,反之,看不见的、不可共享的就是不文明。”“1831”系统具有高度共享性,可以实现一个系统数据唯一可信,数据是所有人看得见的,可共享的。这就以最好的方式阐明了我们的讲座题目“1831—信息化与生态文明的有机融合”。
之前我就有听别人提到过“1831” 系统这个环保概念,自己也有关注过,但是之前只知道它是江苏省环保系统的一个监控平台。今天有幸目睹何春银主任给我们实际运行这一平台,这真是我莫大的荣幸。现在我能够真正领悟何主任说:“1831”是一个全新的感知平台,是环保IT的春晚,是生态文明的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