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5学年第2学期,教务处学生学业指导中心开展学业困难学生“一对一”帮扶试点,通过志愿者精准服务,以双向选择方式结对帮扶,有效帮助学生提升学业水平,改善学习状态。
一、志愿者主导:打造“贴学情、无隔阂”帮扶模式
线上答疑+资料共享支撑碎片化学习。 纵语嫣坚持每日线上答疑,并分享笔记、课件,“沟通无隔阂,学生更愿提问”;肖泽鹏每周固定线上交流1-2小时,成为对方可随时请教的“学伴”。
线下共学+针对性辅导强化知识巩固。 蒋媛媛同学与被帮扶同学同实验室、共备赛,“常一起梳理知识,共同进步”;孔德豪同学在图书馆组织集中答疑和限时测试,“帮助查漏补缺”;华乾慧同学课后重讲PPT,“确保跟得上节奏”。
心理引导融入帮扶全过程。 骆浩同学借助心理学方法帮助学生戒除拖延,“先自主做题,我再点拨,逐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二、试点显成效:绩点提升、挂科减少、主动性增强
绩点与排名显著进步。 多名学生实现双提升:李同学绩点从2.85升至3.22,排名从后20%进入前50%;陈同学绩点自2.09提至2.48,排名前进49位。
挂科压力有效减轻。 部分学生不及格课程明显减少;多人全学期无挂科,更有人攻克线性代数、大学物理等薄弱课程。
学习主动性明显增强。 学生在志愿者带动下逐步养成自习习惯,专注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三、吸纳建议完善机制,扩大帮扶覆盖面
学业指导中心在回访中收集多项优化建议,下一步将完善志愿者激励、匹配机制与帮扶模式,逐步扩大覆盖面,助力更多学生通过同伴互助实现学业成长。
(撰稿:田甜;初审:刘胜利;审核:王海艳)